吉林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好“四大保卫战”_水肥一体化_乐鱼vip下载/乐鱼体育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18329589137

  • 吉林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好“四大保卫战”

    时间: 2023-11-28 01:02:54 |   作者: 水肥一体化

      近年来,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以及中国第二批“低碳城市”样本城市的吉林市,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扎实开展“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环境安全”四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吉林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聚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主要任务,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联动,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河湖治理初见成效。

      吉林市坚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舒兰市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已达到44.74万人,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26%,基本实现全市自来水村村通、户户通。

      吉林市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2020年,舒兰市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县。他们着力化解秸秆露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的利用模式初步形成。

      近年来,吉林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环境安全”四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绩。2020年,吉林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0%以上,较201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在41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无劣五类,国省考核断面水体优良比例达到83.3%;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吉林市制定出台《吉林市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文件。经过连年的努力,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清零,大型供热锅炉全部实现达标排放,96座工业窑炉全部完成治理;10台燃煤发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建龙钢铁烧结机、恒联精密高炉已率先在省内实现超低排放;162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改,91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完成改造;落实秸秆禁烧10项机制,制定农作物全量化处置方案,全面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监管;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企业基本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完成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配额分配、系统开户等前期准备工作。

      全力做好水污染防治,确保水环境安全。32个重点流域劣Ⅴ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已建设完成;17个重点镇建制镇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已完成;7座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具备一级A解决能力,16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全部完成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全面落实水源地“划、立、治”,县级以上地表水水源地问题全部完成整治;3个“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完成;建成区“九河一湖”10个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完成治理,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259个需要整治的排污口完成整治;303座加油站1200个加油罐更换双层罐或防渗池已完成改造。

      做好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切实保护好青山黑土地。开展“绿盾”专项行动,自然保护区内违反法律法规和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100%;落实土壤清洁行动计划,445个地块已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完成农用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受污染耕地落实安全利用措施6.1万亩,落实严格管控措施0.1532万亩,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全方面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18家企业列入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

      强化环境监督和管理,有力保障环境安全。持续推进“清废行动”,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遏制固态废料非法倾倒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再次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要求各市直有关部门在推进原有问题整改的同时,持续开展排查工作,对我市264家单位,共288个堆存点位进行排查,发现有22家23个点位存在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完毕;印发《吉林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市政桥梁危化品运输管理工作方案》,大大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风险;研究制定《吉林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试行),全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持续保持高压,坚决做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高标准完成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迎检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和整改时限;松花湖拦网养殖、五虎岛违建、榆树沟搬迁、北大沟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上移、蛟河天岗石材等一大批历史性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

      全面建立河长制,实现河长“有名”。吉林市地处长白山脉与松嫩平原交汇腹地,大小河流562条,流域面积27120平方公里。在几乎“零起点”的条件下,2017年末全面建立河长制,确保了每条河流都有河长以及从“有名”转向“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按照“分级分段、全覆盖”的原则,共确定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563名,设立河长制公示牌1531块;还同步建立了“河道警长”管理体系,设三级河道警长267名。按照“市级河长每月至少一次、县级河长每半月至少一次、乡村两级河长每周至少一次”的巡河要求,截至目前,四级河长累计巡河16万余人次;先后出台了《吉林市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规则》《吉林市河长制会议制度》《吉林市河长制信息报送及共享制度》《吉林市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吉林市河长制督办督察制度》等8项配套制度,率先在全省修订并出台了地方性河湖管理法规-《吉林市河道管理条例》,为吉林市河湖管理及河长制落实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意义重大。同时,在建立河道警长制基础上,去年我市又建立了“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使河长制体系更完备。

      聚焦管好“盆”和“水”,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在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市河长制办公室聚焦管好“盆”和“水”,市县乡村河长联动,实现了从“河长制”到“河长治”的转变,河湖治理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吉林市12个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3%以上,松花江全线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吉林市松花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

      创新河长制工作方法,注重经验总结。吉林市创新实行了“河长+”工作法,对河长制进行“硬牵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河长的履职内容、标准、监督方式。用好考核激励和暗访督查这两大抓手,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考核激励上,市委、市政府设立河长制奖补资金,调动各级党委、政府治河、管河、护河的积极性;在暗访督察上,既开展了常态化监督检查,又创新组织并且开展第三方机构暗访巡河,跟踪督办问题整改;强化规范管理,集中开展涉水专项整治,科学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开展“雷霆护水”专项执法行动,年度内全市打击非法采砂51起、结案48起、移送公安机关4起、行政处罚88.35万元、涉案砂石4.87万立方米;创新手段,积极推广松花江城区段河道管理范围内设施点位图模式,全力排查河湖“四乱”问题;落实《吉林市水源地环境保护三年攻坚作战实施方案》,10月份,全省首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经验交流暨水资源工作推进会议在江城召开,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各项举措和经验在全省得到积极推广;突出示范引领,强化典型带动,不断挖掘河长制先进典型,徐红、任建国被授予了全国巾帼河湖卫士和全国民间河湖卫士荣誉称号。松花江城区段被评为2020吉林省“美丽河湖”。

      接下来,吉林市将大力推动河湖“清四乱”的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通过无人机、卫星图片等高科技监管方式,促进河道管护手段更有效;持续加强宣传引导,让爱河、护河成为江城文明的新风尚;持续强化河长制信息化建设,通过河道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河长制信息化、现代化。

      “这水打上来,我们都直接喝。”在舒兰市平安镇新发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崔仁龙打开水龙头,接了两杯自来水,让大家“以水代酒”,尝一尝。喝上一口,不仅没有异味,还有点儿“甜”。

      这干净的自来水是从哪来的?村委会房后的加水站,里面有若干个储存罐以及黑色管道,机器作业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我们通过100米以上的深水井,把水提上来,再通过曝气泵的氧化后,水就进入了储存罐,然后再经过管道把水送到每家每户。”崔仁龙讲起了村上“可直饮”的自来水的由来。他说,村里的安全饮水工程是2020年5月份开始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全村560多户人家就都安上了自来水,实现了全覆盖。

      在平安镇华丰村的高翔家,终于吃上干净、放心、方便的自来水的老高笑得很开心。他说:“2020年5月,俺家安上自来水。这以前,俺家吃的水是井水,水浑浊,有腥味,水质检测不合格,还得用力压出来。现在的自来水清澈,没异味,太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这些吃水困难的农民了。”

      舒兰市水利局相关领导表示,建得好、用得起、管到位、全覆盖是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突出特点。截至目前,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建成237处,210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26%,农村有44.74万人受益。

      高效的组织保障是完成这一民生工程的前提。为此,舒兰市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专班,制定《舒兰市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经常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农村饮水安全调度会、农村饮水安全专题会和现场会,定期调度和督导工程进度、质量,现场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组织条件。

      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设计的具体方案是工程高质量建设的前提。为此,舒兰市成立了由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实地调查,根据村屯地势和村民分布等情况,合理确定项目选址,采取特事特办、国企助力补短板等方式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科学基础。

      优化审批流程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此,舒兰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在政务大厅召开工作会议,开辟绿色通道,快速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将原本需要一个月时间完成的项目规划选址、实施方案编制、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压缩到20天内完成,为工程如期开工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各部门通力合作是高质量完成这一工程的重要保证。舒兰市疾控防疫中心水质科、检验科全体职工经常连续奋战,深入水源地、农户家、管网等各处,累计采集水样1万余份,为保证水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健全自来水运行管理制度是保证农民安全用水的条件。为此,舒兰市制定了《舒兰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办法》,每年从财政中拿出维修养护资金150余万元,成立由卫生健康、水利部门组成的常态化水质检测组,定期对已建成的工程水质进行仔细的检测,及时整改水质不合格的项目;水利部门将农村供水服务承诺、安全供水措施、收费标准和流程、水源保护等规章制度制成公示板,在各供水站进行公示;同时发放《农村饮水安全用水户明白卡》《农村饮水安全知识手册》《农村饮水安全操作手册》,将工程管理及服务人员电话、监督举报电话和受理邮箱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舒兰市是我省22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县之一。在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县后,他们密切结合当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开展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并形成了以保护性免耕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打捆直燃清洁供暖能源化利用为主的模式。

      为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力度,舒兰市采取了政策引导+技术宣传培训+示范带动+指导服务的推广模式。十三五期间,舒兰市通过积极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向上级申请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资金、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力度,极大的提升了保护性耕作应用能力。截至目前,玉米免耕播种机保有量由原来的58台增加到163台;水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340台。机械保有量的增加,为大面积实施保护性耕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点和县级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示范点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五年间,累计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64000亩,水田试点累计作业面积近4000亩。

      秸秆打捆直燃清洁供暖的技术核心是将在玉米秸秆在田间就地打包,秸秆收储运至秸秆燃料锅炉后直接燃烧,用于供暖。舒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说,秸秆打捆直燃清洁供暖已在企业厂区集中供暖运行,今年将扩至周边村部、学校,并在全市推广。

      玉米秸秆还可以用作牛羊饲料。从2018年开始,开原镇前开原村养牛的“首户”——舒兰市博飞牧业有限公司,就把村里的玉米秸秆都收走了,建了2400平方米的黄储发酵池一座、2400平方米黄储仓库一座。在博飞牧业的后院儿,总经理徐春宝掀开用塑料布包裹的玉米秸秆黄储发酵饲料说,今年的饲料一共有3500立方米,足够公司1500头牛一年的口粮了。

      除了玉米秸秆之外,水稻的稻壳也能加工成颗粒,用于供暖。在平安镇永丰米业有限公司生物质颗粒车间内,从生产基地和周边农户家收上来的稻壳进入颗粒机压实后,形成颗粒,通过输送机传送,就可装袋使用了。永丰米业办公室主任张兵说,公司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把过去的燃煤锅炉改装成可以烧秸秆的节能锅炉,并新购置了一台生物质新能源锅炉。经过测算,这种秸秆颗粒的热值达到了3500卡,与煤相当,还不产生粉尘。

      永丰米业从2019年6月建立生物质颗粒车间以来,每年可生产秸秆颗粒1万吨,20%用于公司自身供热,其余都送到了附近的热电厂,不仅节省了烧煤的开支,还增加了一部分收入,可谓一举多得。(李婷 张添奥 实习生 周凇羽)